子癲前症,一種妊娠併發症的相關資訊
子癲前症是一種妊娠併發症,病因可能是高血壓或腎臟受損。這種疾病影響5到8%的孕婦,對母親和胎兒都非常危險。
子癲前症通常表現在懷孕晚期,但也可能表現在分娩期間、懷孕後半期,甚至在分娩後的第一周。
這種疾病可以是輕微的,也可以是嚴重的。此外,如果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問題,例如子癇或HELLP症候群。
子癲前症有哪些病徵?
子癲前症的病徵為胎盤供血減少。而且胎盤無法完全植入子宮壁,子宮壁上的動脈也無法正常擴張。
慢性高血壓和糖尿病也可能會減少胎盤的血流量。一些專家認為,子癲前症在懷孕初期就已有病徵,即使症狀後來才發展。
子癲前症的症狀
一些被診斷為子癲前症的女性不會表現出症狀。同樣的,不適所有女性都會出現相同的症狀。
因為子癲前症出現的一些症狀,例如噁心或腫脹,可能被解釋為正常的懷孕症狀。
因此醫師應該會告知如何有效和及時識別這種併發症的徵兆。
它們包括:
子癲前症輕度症狀
- 高血壓
- 水腫
- 蛋白尿
子癲前症重度症狀
- 頭痛和視力模糊
- 無法忍受强光
- 疲勞、噁心和嘔吐
- 尿量减少
- 上腹部疼痛,通常在右側
- 容易瘀血
非常重要的是要記住,不是所有罹患子癲前症的女性都會出現明顯的腫脹或體重急劇增加。也不是所有出現這些症狀的女性都有子癲前症。如上所述,這些症狀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
子癲前期的危險因子
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壓是子癲前症的主要的危險因子。
其他許多因子也會增加這種疾病的風險。如果孕婦首次懷孕,她以前罹患過高血壓或腎臟病,或者有子癲前症家族史,那麼她就有較大的風險罹患子癲前症。
同樣的,生過多次小孩的女性、以前罹患過妊娠高血壓或子癲前症的女性,或體重指數大於等於30的女性也有較高的風險。20歲以下或40歲以上的孕婦也較容易罹患子癲前症。
預防
定期做產前檢查,你的醫師將能監控和控制:
- 血壓
- 尿液檢測
- 血液檢查
此外,其他方法也能控制此問題的發生,例如:
- 控制凝血和腎功能的試驗
- 超音波檢查
- 都卜勒超音波
不管檢測結果如何,都沒有可靠的方法來預防這種疾病,因為無法控制所有導致其表現的因子。
因此,健康專家經常建議均衡飲食和運動,以及定期體檢。
治療
定期產前檢查可以早期發現這種併發症和其他許多疾病。
治療取決於懷孕的階段。如果病況顯示接近分娩日期,而且胎兒已經發育,專家可能會建議用人工引導生產 。
如果子癲前症病況較輕微,胎兒尚未發育,治療將根據基於產前檢查的狀況。同樣,醫師會要求你在飲食中加入更多的蛋白質。
少吃鹽多喝水也非常重要。最後,充分休息很重要。病患應該左側臥,以避免胎兒壓迫到主要血管,以阻礙血流。
如果女性患有子癲前症,除了上述治療方法之外,醫師也可以開藥以控制血壓。
子癲前症是一種嚴重的妊娠併發症,可能危及母親和胎兒的性命。囙此,過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在懷孕期間,定期進行產前檢查是預防這種情況的最好方法。
子癲前症是一種嚴重的妊娠併發症,可能危及母親和胎兒的性命。因此,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尤其在懷孕期間,並定期進行產前檢查是預防這種疾病的最好方法。
- Sibai, B. M. (2015). Preeclampsia. In Protocols for High-Risk Pregnancies: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Sixth Edition. https://doi.org/10.1002/9781119001256.ch39
- Sircar, M., Thadhani, R., & Karumanchi, S. A. (2015). Pathogenesis of preeclampsia. Current Opinion in Nephrology and Hypertension. https://doi.org/10.1097/MNH.0000000000000105
- Gupte, S., & Wagh, G. (2014). Preeclampsia-eclampsia.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of India. https://doi.org/10.1007/s13224-014-0502-y
- Backes, C. H., Markham, K., Moorehead, P., Cordero, L., Nankervis, C. A., & Giannone, P. J. (2011). Maternal Preeclampsia and Neonatal Outcomes. Journal of Pregnancy. https://doi.org/10.1155/2011/21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