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可以治療嗎?

面對不愉快的情況,正常和健康的做法是執行反應,讓情況得到改善。然而,有些人仍是被動的聽天由命,認為自己無法控制生活中的事情。
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可以治療嗎?

最後更新: 30 六月, 2021

習得性無助是對不愉快情況的被動和順從的反應。因此,患者無意消除那些給他們帶來不適或困難的刺激。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創傷經歷之後,這種經歷涉及到採取失敗的行動來避免痛苦。因此,個體明白他們無法避免痛苦的處境。

習得性無助的定義

根據美國心理學協會(APA)的研究,習得性無助是一種源於反復接觸壓力源的現象。這些壓力因素是不可控制的,會導致人們無法使用他們擁有的可用方法來控制事件。

正因為如此,他們學習到他們缺乏對所發生的事情的控制,也就是對環境過程的控制。在中期,這種學習會破壞他們做出改變的動機。

換言之,這是一種心理狀態,導致無法對造成痛苦的情況作出反應。這是由於在過去不愉快的事件中執行失敗行動的結果。因此,人們學會忍受痛苦,並相信他們無法避免不愉快的刺激。

悲傷女孩

童年的創傷經歷會導致成年後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的原因

所有導致習得性無助感的原因都與某種偏見有關,這種偏見讓人們相信自己無法控制生活中的事件。這導致了缺乏對某些情況可能造成後果的分析。他們相信自己的命運已經確定,無法改變命運。

以下是導致這種情況的常見原因。

童年的創傷經歷

決定這種心理狀態發展的因素之一是他們在小時候的經歷。如果這個人在童年階段有過不愉快的經歷,而且沒有得到任何形式的幫助、安慰或正面的回應,他們很可能會未來面對類似的情況下形成一種順從的姿態。

學習順從和被動的角色

兒童在童年時期接受的教育是影響這種狀況發展的另一個因素。如果有某些情況鼓勵被動和依賴的社會角色,就會增加未來發展成無防禦力的機會。

另一方面,兒童時期收到的資訊在建立不作為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如果孩子在不斷告訴他們他們沒有能力或不懂事的人身邊成長,那麼他們可能會進化成認為自己沒有能力的成年人。

過度控制的家庭

有些家庭會過度控制。兒童生活在父母或監護人控制週遭事物,並剝奪他們從行為後果中學習經驗的環境,更容易受到這種情況的影響。

內疚感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內在因素影響習得性無助的發展,例如責任感或內疚感。也就是說,這個人對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感到內疚,並開始相信他們無法改變或避免將來可能出現的任何情況。

這樣他們會陷入了態度的順從和正當化,對他們的自尊心和尊嚴產生負面的影響。這可能與他們所接受的教育類型有關,這種教育能培養內疚感。

習得性無助的不良反應

習得性無助對以下情況有負面影響:

  • 動機:缺乏控制感導致動機下降。因此減少應對新情況的嘗試。
  • 認知:學習產生正面結果的新反應模式非常困難。此外,這些人可能認為問題是很正常的。
  • 情緒:負面的情緒狀態很常見,例如憂鬱、焦慮和沮喪。同時也明顯缺乏自尊。這種狀態持續到個體能控制環境為止。
  • 生理:飲食失調和免疫系統的改變都是生理上的不良反應。

習得性無助的治療

治療這種現象的最好方法是經由治療介入。這種方法的目的是教導患者如何應對特定的情況。Vázquez Valverde和Polanio Lorente指出,治療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 改變主體對情境的負面歸因:經由簡單任務的執行,那些在完成某個動作後產生正面結果的任務。讓患者也能明白失敗不是他們自己的錯。
  • 正面情緒的誘導:增强自尊。這樣的話,他們會覺得更有能力介入到他們的環境中。

同時,治療介入可以包括處理過去的創傷事件。目標是讓個體經由賦予他們不同的含義來克服這些經歷。這樣的話,這個人在未來的情況下會產生更多的功能性和正面的反應。

心理治療

透過治療師定義的技術,用心理方法治療習得性無助是可能的。

後天的問題

顧名思義,這種情況是後天習得的。換言之,這不是一個人天生的問題,一般來說,這是從童年時所建立的。更重要的是,這種情況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這些負面影響有時會嚴重損害患者的健康。因此必須加以治療。

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心理治療,可以幫助個體發現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有很大的控制力。一旦他們獲得了這種意識,將在各個層面上經歷正面的變化:情感、身體和認知。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Internet]. Washington, DC: APA. Disponible en: https://dictionary.apa.org/learned-helplessness
  • Monti, José Galeano, and Oscar Balbuena Jara. “Tortura e indefensión aprendida en adolescentes en privación de libertad.” Revista Paraguay desde las Ciencias Sociales 7 (2016): 129-158.
  • Cepeda P. Análisis de la relación entre la indefensión aprendida y el femicidio [Internet]. Vol. 11. 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l Ecuador; 2017. Available from: http://repositorio.puce.edu.ec/handle/22000/1311
  • Peña V. Relación Entre Dependencia Emocional e Indefension aprendida en Mujeres víctimas de violencia intrafamiliar [Internet]. Universidad Autónoma del Estado de México; 2019. Available from: http://148.215.1.182/handle/20.500.11799/105655
  • Reyes M. INDEFENSIÓN APRENDIDA Y ESTILO PARENTAL PERCIBIDO EN ESTUDIANTES QUE SUFREN BULLYING DE UNA SECUNDARIA [Internet]. Universidad Autónoma del Estado México; 2019. Available from: http://148.215.1.182/handle/20.500.11799/105652
  • Berengil Llantoy, Ana Paula, and Tessy Anyela Povis Matencio. “Autoconcepto e indefensión aprendida en estudiantes de 2 a 5 año del nivel secundario de una institución educativa pública de Chaclacayo-Lima.” (2019).
  • Vázquez-Valverde C, Polaino-Lorente A. La indefension aprendida en el hombre : Revisión crítica y búsqueda de un algoritmo explicativo. Estud Psicol [Internet]. 1982;11:70–89. Available from: https://dialnet.unirioja.es/servlet/articulo?codigo=65852
  • Sanmartín, Pedro García. “Educar en fortalezas psicológicas para mitigar la vulnerabilidad.” EHQUIDAD. Revista Internacional de Políticas de Bienestar y Trabajo Social 13 (2020): 121-150.

此文本僅供資訊目的使用,並不取代與專業人士的諮詢。如有疑問,請諮詢您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