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泌尿道發炎的8項建議
泌尿道感染是由於細菌和病毒生長不受控而發生的病症。
這些表示你的免疫系統弱化-因為此系統生產控制微生物的攻擊所需要的抗體。
它們的出現會帶來像是排尿有燒灼感的 症狀。此外,它們會造成排尿的變化,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發燒和發冷。
這是一個可能影響所有年齡層的問題。然而它主要影響女性,因為她們的尿道比較短,細菌可更輕易的在其中遊走。
雖然它往往是偶然並低調地現蹤,但若未能治療會導致可能影響你生活品質的併發症。
因此,學會如何預防是很重要的。你可以藉由納入健康的習慣並將這些建議付諸施行來降低風險。
來看看它們有哪些吧!
1.穿棉內褲
儘管大多數女性忽略了這一點,但是她們的內衣是由什麼布料所製成的很重要,因為這與她們泌尿道及私密處感染的機率有很大關係。
使用連在腿部之間都不含棉花的彈性布料衣物可能會很糟糕。這增加了液體的累積,並為細菌生長創造了完美的環境。
- 選擇棉質內褲至關重要。它也應該要是正確的尺寸,因為如果它們太緊的話可能有害。
2.增加飲水量
有許多泌尿道感染病例的主要誘發原因為 脫水。
缺乏液體會影響腎臟運作。而且因為你沒有產生足夠的尿液,所以微生物能更輕易地生長。
這還沒有考慮到缺水會導致發炎反應,而這還會使症狀的嚴重程度更加惡化。
-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建議你每天至少喝6到8杯水。
3.不要憋尿
當你需要去洗手間時,憋個幾分鐘可能是無害的。
但當你長時間憋尿時,問題就會出現。尤其是如果時間長到足以讓膀胱發炎的話,就更加是如此了。
出現泌尿道感染與這種情況與有關,因為憋尿會讓細菌更容易發動攻勢 。
- 即便很頻繁,但每當你需要上洗手間的時候就要去,這很重要。
4.避免使用添加香味的產品
要擁有乾淨衛生的私密處並不需要使用添加香味的產品。
一般來說,這些化學化合物會改變你的酸鹼值,增加細菌和真菌攻擊的可能性。
此外還有些會影響你私密處的天然潤滑,結果導致你增加感染的風險。
- 選擇由天然成份製成的溫和肥皂。
- 避免使用滑石粉、香水或女用除臭劑。
5.限制攝取刺激性食物
某些食物吃太多會削弱你的免疫系統,並增加此種感染的風險。
這是因為它會導致組織的發炎反應,讓細菌能夠毫無困難地生長。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 辛辣的調味品
- 咖啡以及含咖啡因的飲料
- 含酒精的飲料
- 冷盤
- 精製糖
- 鹽份太高的食物
6.性愛後排尿
在做愛之後立刻去上洗手間是件好事。這是因為尿液有助於去除一些卡在尿道中的細菌。
這種習慣甚至應該在性行為之前和之後都採用。這是因為這樣能預防膀胱感染。
7.避免長時間穿著潮濕的衣物
常常受到泌尿道發炎困擾的人應避免長時間穿著濕的泳衣,因為它們會使感染性細菌更容易進擊。
- 所有會碰到私密處的潮濕衣物都可能是造成此種感染的誘發點。
8.吃益生菌食物
規律地吃含有益生菌的食物是一種健康的習慣。這會降低感染和發炎問題的風險。
這些食物的特徵在於具有增量的活體數量,這些使得它們能夠中和細菌、真菌和病毒的有害作用。
其中一些包含:
- 天然優格
- 克菲爾
- 酸菜
- 微藻
- 醬菜
- 味噌湯
- 黑巧克力
請務必採納所有這些建議,因為它們能夠防止這些惱人感染的發展。
如果你無法避免,就請儘快治療,以免引起併發症。
主要影像來源©wikiHow.com
- Chenoweth, C. E., & Saint, S. (2016).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https://doi.org/10.1016/j.idc.2016.07.007
- Salvatore, S., Salvatore, S., Cattoni, E., Siesto, G., Serati, M., Sorice, P., & Torella, M. (2011).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women.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https://doi.org/10.1016/j.ejogrb.2011.01.028
- Tan, C. W., & Chlebicki, M. P. (2016).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adults. Singapore Medical Journal. https://doi.org/10.11622/smedj.2016153
- Al-Badr, A., & Al-Shaikh, G. (2013).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Management in Women: A review. Sultan Qaboos University medical journal, 13(3), 359–367. https://doi.org/10.12816/000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