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香蕉皮的迷人使用方式
香蕉皮的好處多於丟掉它,雖然我們通常吃完香蕉果肉後就將皮丟棄,但事實上香蕉皮是重要的營養素來源而並能帶給我們許多益處。
雖然香蕉皮的味道沒有紙漿好聞,但其富含高濃度的纖維值、抗氧化劑及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值得拿來重複使用。儘管被忽視,香蕉皮可是 100% 的自然療法,可用來幫助舒緩各種病徵及疾病。此外,它具有抗發炎及抗微生物的特性,能幫助治療一些健康問題。基於許多人不知道它有這些好處,我們想分享8種香蕉皮有趣的使用方式。繼續閱讀!
1. 對抗便秘
儘管香蕉有很多纖維質,重點是大多數的纖維質都集中於香蕉皮中。
攝取香蕉皮能幫助腸道蠕動及幫助消化來避免便秘。
- 只要將香蕉皮加入果昔,或將之浸泡成茶飲。
2. 去除疣
香蕉皮內側白色的部分裡含有纖維質、抗氧化劑及酸性物質可幫助調節皮膚的 pH值並消除不雅觀的疣。
- 將香蕉皮放在疣的頂部,並用膠帶固定。
- 敷著一晚讓它起作用,每天重複,直到疣消失。
3. 減輕昆蟲叮咬
由於香蕉皮有抗發炎及舒緩的功效,這種天然的成分可用來當作降低蚊蟲叮咬症狀的替代品。
它可直接應用在控制蚊蟲叮咬產生的刺激及緩解搔癢和發紅。
- 每天於叮咬影響區用香蕉皮擦拭二或三次。
4. 消除體液滯留水腫
香蕉皮中含的鉀能夠使身體發炎恢復平衡,進而降低身體組織中的因體液滯留造成的水腫。
它可吸收多餘體液來調節人體內電解質平衡並降低肌肉及關節發炎症狀。
- 每日飲用二或三杯香蕉皮泡製成的茶飲。
5. 維護心臟血管健康
儘管很難相信,但你曾丟掉的香蕉皮其實是維持良好心臟血管健康的有效的療法。
它的天然纖維可減少膽固醇的吸收,還不只如此,它所含的鉀及磷可以幫助調節血壓。
- 因此我們建議您每週至少飲用三次由香蕉皮泡製成的茶。
6. 減少粉刺
濃縮於香蕉皮中的有機酸有助於調節皮膚的pH值並減少黑頭粉刺的出現。
它們可除去毛孔中累積的多餘皮脂,並由於其具有抗發炎效果,可以縮小斑點的大小。
- 取出香蕉皮,使用內部的白色部分擦拭受影響區域。
- 等待15分鐘作用後洗掉。每天重複一次。
7. 緩解瘀青
若您剛受到碰撞並發現皮膚上有瘀青,應用香蕉皮能幫助你緩解症狀。
香蕉皮可增進瘀青區域的循環,使細胞氧合修復受損傷的組織。
- 在瘀青處用香蕉皮擦拭,讓其作用不要洗掉
- 您也可選擇用香蕉皮來泡茶,一天飲用兩次。
8. 舒緩頭痛
我們通常使用鎮痛藥來緩解頭痛。
然而,如果您手邊沒有這些藥品,您可以利用香蕉皮中的成分來舒緩疼痛。
除了纖維質及抗氧劑外,香蕉皮中含有人體必需礦物質,可促進血液循環及降低造成頭痛的氧化壓力。
- 準備用香蕉皮泡製成的茶,每天飲用二或三次。
- 你也可以選擇將香蕉皮的白色部分敷在額頭及脖子後面,停留15分鐘作用後洗掉。
現在您能更佳的利用香蕉皮了嗎? 不要再把它們扔掉了,並利用它們當作去除以上健康問題的天然解決方案
試著使用新鮮的香蕉皮,因為冷藏的香蕉皮可能會失去它們的一些成分。
- Melo Sabogal, D. V., Torres Grisales, Y., Serna jiménez, J. A., & Torres Valenzuela, L. S. (2015). APROVECHAMIENTO DE PULPA Y CÁSCARA DE PLÁTANO (Musa paradisiaca spp) PARA LA OBTENCIÓN DE MALTODEXTRINA. Biotecnoloía En El Sector Agropecuario y Agroindustrial. (13)76-85
- Blasco López, G., & Gómez Montaño, F. J. (2014). Propiedades funcionales del plátano (Musa sp). Revista Médica de La Universidad Veracruzana.
- Ehiowemwenguan, G. et al. “Antibacterial and phytochemical analysis of Banana fruit peel”, IOSR Journal Of Pharmacy, (e)-ISSN: 2250-3013, (p)-ISSN: 2319-4219. www.iosrphr.org Volume 4, Issue 8 (August 2014), PP. 18-25 18
- Sundaram, Shanthy, et al.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protective effect of banana peel against oxidative hemolysis of human erythrocyt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ripening.”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164.7 (2011): 119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