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著用這些自然療法改善血液循環
血液循環不良是一種沉默的心血管疾病,是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和行為而開始的。症狀通常會一點一點地出現,並在問題發展後才被注意到。 然而,有一些自然療法可以協助改善血液循環及身體的妥善運作。
我怎麼知道我的血液循環好不好?
當血液循環出現問題時,通常很容易檢測到,例如:手臂和腿覺得冷是常見的症狀之一。
這種冰冷是因為血液很難到達身體的末端,因此這些部位的溫度會下降。麻麻的 感覺通常伴隨四肢冰冷並且表示有些存積的脂肪阻礙了血液流動。
血液循環不良表示血液無法在整個身體內正常流動,因此氧氣和其他營養素無法迅速到達器官。
這會導致身體持續性的疲勞。此外,當你的皮膚無法獲得所需的所有氧氣時,你的手指或嘴唇可能會呈現藍色。
5種自然療法,改善血液循環
我們在這裡要來討論5種有效改善血液循環的自然療法。
你可以在天然的狀態下直接食用它們、泡成茶飲、打果汁或甚至把它們與其他成份混合,以增強效果。
1.蒜頭
蒜頭因其眾多用途和優點而著稱。其中之一是讓血管擴張,使血液不會凝結。
最簡單方便的方法是把它更頻繁地添加到日常膳食中。如此一來,在你的循環改善的同時,食物也將會具有不同且強烈的風味。
最好的選擇是每天吃蒜頭,最好是在空腹的時候。
以下是一種蒜頭混料配方,可以用檸檬作為果汁來準備,這在治療這種病症時會更有用。
材料
- 蒜瓣 3瓣
- 檸檬汁 3湯匙(45毫升)
- 水 1杯(200毫升)
- 肉桂 自選
你該怎麼做?
- 首先,將三瓣大蒜去皮切碎,然後放入一杯水中。
- 加入檸檬汁並拌勻。
- 如果你願意,還可以添加一點肉桂。建議在睡前空腹時飲用此生蒜混料。
2.銀杏
這是一種有助於擴張血管的藥用植物。你可以在有機商店取得液態以及膠囊的銀杏萃取物,請選擇最適合自己攝取的形式。
如果你有機會使用這種植物的葉子,那麼只需要準備簡單的茶飲,每天喝一杯。
材料
- 乾銀杏葉 1湯匙(15克)
- 水 1杯(250毫升)
你該怎麼做?
- 將水加熱5分鐘,然後加入一湯匙銀杏葉。從熱源上移開,過濾並增甜。
- 建議每天飲用一杯。
注意:此配方不建議提供給孕婦或患有失眠或焦慮症的人。
3.金雀花
金雀花可以在藥局或草藥店輕鬆取得。它被 建議用來預防靜脈曲張、痔瘡、沉重感、腿部及 腳踝腫脹。
此外,你可以使用以金雀花為主要成份的乳霜,並用它來按摩腿部。
要食用的話,你可以泡成茶飲用,或用這種植物作為泡澡的混料基礎。
材料
- 金雀花葉 1湯匙(15克)
- 水 1杯(250毫升)
你該怎麼做?
- 將水加熱5分鐘,加入一湯匙乾燥的金雀花葉,離火並靜置浸泡。
- 過濾並依口味增甜。你可以在早上和晚上各飲用一杯。
4.蒲公英
蒲公英是一種常見的花草,具有許多益處,如維持眼睛健康、肝臟正常運作和預防痘痘。
它還可以幫你瘦身,因為它能清除體內殘留的液體,還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有種以茶飲的形式使用此植物的簡單配方,這將能夠善用其優點。
材料
- 蒲公英根 3湯匙(45克)
- 芳香草本植物 1湯匙(15克)
- 水 4杯(1公升)
你該怎麼做?
- 將蒲公英在1公升水中沸騰5分鐘。
- 從熱源上移開,加入芳香草本葉子或粉末,靜置5分鐘。
- 在飲用之前,應該要先行過濾並依口味增甜。建議每天至少飲用2杯。
你也該閱讀:血液循環不良的徵兆
5.薑黃
薑黃是一種用於改善血液循環的香料,因為它會減少發炎、具有抗氧化作用以及對身體有各種健康優點。其活性成份--薑黃素--有助於減少血栓和動脈斑塊的形成。
材料
- 薑黃粉 2茶匙(10克)
- 蜂蜜 1茶匙(7.5克)
- 熱牛奶 1杯(200毫升)
你該怎麼做?
- 將一匙薑黃和蜂蜜倒入溫牛奶中,用湯匙混合均勻。
- 建議每天喝一到兩杯。
你也 可以在商店裡購買改善血液循環的薑黃補充劑。此外,也建議諮詢專家。
心血管疾病是危險的,因為這些經常會造成心臟病發作。最好的辦法是預防並過著更健康的生活--包括經常進行體能運動以及飲食均衡。
血液循環的問題為--它是寂靜無聲的。因此,你應該對症狀保持警覺並儘快採取行動。
- Gonçalves, M. V. D. F., Feijó Filho, R. N. G., Magalhães, R. D. C., Benevenuto, J. L., Damasceno, F., & Pessoa, C. V. (2015). O ALHO E SEUS BENEFÍCIOS TERAPÊUTICOS.
- Sueth-Santiago, V., Mendes-Silva, G. P., Decoté-Ricardo, D., & Lima, M. E. F. (2015). Curcumina, o pó dourado do açafrão-da-terra: introspecções sobre química e atividades biológicas. Química Nova, 38(4), 538-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