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懷抱夢想而非心懷恐懼
教導孩子勇敢追夢,當然不是讓他們忘了腳踏實地。
這樣的觀念旨在鼓勵孩子盼於實現夢想,勇於開拓新的視野。
挫敗及恐懼帶給孩子痛苦,教不了他們什麼。
雖然父母不一定是教育或兒童心理專家,但我們知道,每個孩子都需要–身邊的人願意提供他幫助,由衷希望他們更好,引導其邁向幸福人生,而不是徒增他們心中的恐懼。
如今,我們將進一步探討這個議題:讓孩子勇於“作夢”的益處。
孩子是脆弱的,需要妥善的關心及照料…來建構他們的一生
孩子的大腦渴望學習:新的經歷、新的認知、新的感受、作夢、刻畫夢想。4-5歲起,他們的腦部神經逐漸發達。
這個時期發生的一切將在他們的大腦內留下長久印記。因此,這段時間我們必須格外注重親子間的聯結,讓孩子感受到被愛及安全感,培養良好的依附關係。
您可能會想看看:過度教養:讓世界增加不快樂孩子的方法
前面的論述可能引起您的好奇:孩子真是如此脆弱嗎?某些方面,是的 ,例如:
- 幼年時的經歷能決定孩子未來的發展。
- 例如,哭泣時未給予回應,其成長過程往往帶著較多的壓力。
- 未受呵護及母親的懷抱,或是缺乏父親的情感投注,與持續受到關愛、接觸的嬰孩相比,其神經聯結的數量將有很大的懸殊。
孩子依照其所受的外界刺激來認識這個世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得多加注意,透過智慧來教養孩子。
積極鼓勵,幫助孩子刻畫夢想
教養孩子需要時間、耐心以及父母的期許。有時我們甚至也會懷疑:
我會是一位好母親嗎?我會成為孩子的好父親嗎?
別陷入這些問題。有時,直覺會告訴我們如何去做。
由愛來引導,父母與孩子間的親密聯結是相當奇妙的。
- 愛裡沒有懼怕。當孩子放眼世界,開始學習走路、說話、與環境互動,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的身影、支持的雙手、鼓勵的話語,引導他們勇於探索、玩耍和尋得生活的樂趣。
- 孩子的童年好比遊戲。這是他們建構心思、探索生命的方式。最棒的是,我們可以參與這樣的時刻。
- 幫助孩子刻畫夢想:透過玩具、書籍、在街上跑跳、花園裡玩得滿身是泥,孩子一邊打造著他們的夢想。
- 與我們的孩子對話、分享經驗,幫助他們激盪出更多的想像。如果只提出障礙、問題,或用沉默填補孩子的童年,或是說出例如“不要煩我,以後再說”、“現在沒空”、“你又在無理取鬧…”
被拒絕多了,最終,孩子學會懼怕,認為長大並不重要。
這不是我們樂見的事,事實上,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時間”。
了解孩子,幫助他們面對恐懼
我們得知道,孩子的世界非常複雜,即使父母已盡量注意各個細節,但我們永遠不可能關注孩子生活的所有層面。
延伸閱讀:真正愛你的人會讓你快樂
- 開始上學後,學校的事父母不可能全知道,若孩子受到霸凌,感到恐懼及焦慮…此時作父母得有所警覺、敏銳。
- 別猶豫,每一天都找個機會,與孩子談談他們的一天。
- 例如,睡覺前,可以輕鬆和孩子攀談,運用直覺,不給任何評判,給他們一個覺得可以說話的時機。
不論是4歲還是14歲,孩子總會需要我們,此時我們要能在他們身邊。
Mundkur, N. (2005). Neuroplasticity in children. In Ind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https://doi.org/10.1007/BF027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