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慢性疾病,這種疾病是暴露於某些外部因素時,鼻粘膜的一些反應而引起的,會引起鼻腔過敏反應,並導致常見的過敏性鼻炎症狀。
這些反應是身體對抗免疫球蛋白E抗體(IgE抗體)的主要防禦機制。免疫球蛋白E抗體刺激細胞中化學介質的釋放,這些化學介質具有平衡感染某些抗原的傾向。
同時,免疫球蛋白(Ig)是產生抗體的毒性物質。所以,這就是抗體對抗原有防禦反應的原因。由於這種化學過程,身體會進入一種過度敏感的狀態,呈現出緩慢的發炎反應。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
症狀可以因人而異。然而,不一定完全呈現症狀,才會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以下是過敏性鼻炎最常見的症狀:
- 日間疲勞
- 頭痛
- 鼻塞
- 口腔粘膜有顆粒
- 睡眠改變
- 鼻腔和咽喉搔癢
- 流鼻涕
- 鼻樑橫紋
- 持續打噴嚏
- 過敏性特徵(眼袋、丹尼氏線、鼻溝槽)
- 結膜炎症狀(眼紅、眼睛發癢、流淚)
- 表情冷淡、茫然凝視、半開嘴、用嘴呼吸
- 蒼白的鼻粘膜或充血透明黏液(透明和水狀)
相關因素
影響過敏性鼻炎症狀的發展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
- 遺傳傾向
- 出生在風險區
- 過敏原的早期暴露
- 兒童時期抗生素的濫用
- 過敏體質(過敏性疾病)家族史
- 暴露於惡劣環境(菸草、塵蟎、動物毛皮)
過敏性鼻炎的類型
過敏性鼻炎有兩種類型:季節性和常年性。
季節性過敏性鼻炎
這種類型的過敏性鼻炎也稱為花粉症,這種類型構成了接近75%的過敏性鼻炎病例。由於植物的授粉,在冬季和春季之間(北半球)會出現這種疾病。
這種過敏性鼻炎的特徵性症狀為耳朵、眼睛和咽喉的急性搔癢。長期暴露在新鮮空氣中,特別是授粉時間(5:00~10:00和19:00~22:00),會變得更加强烈。在潮濕和雨天,症狀會減緩。
常年性過敏性鼻炎
這種類型的鼻炎主要由灰塵、真菌孢子(鏈隔孢菌和枝孢菌),以及猫、狗和齧齒類動物的皮膚顆粒所引起。
常年性鼻炎的症狀與季節性鼻炎類似,但耳朵發癢較輕微,鼻塞則更為水狀。因此,病人必須用嘴呼吸,有鼻音,失去嗅覺和味覺,以及其他較容易辨認的症狀。
多種過敏原
環境中存在大量過敏原,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 花粉
- 酶
- 食物
- 藥物
- 材質(膠乳、手套、探針)
- 動物上皮組織(毛髮、尿液、唾液)
- 真菌孢子(青黴、枝孢、鏈格孢和麴菌)
- 蟎蟲(塵蟎、美洲室塵蟎、微角塵蟎)
治療
控制過敏性鼻炎,通常包括藥物治療和環境治療的結合,以控制過敏反應和去除過敏原。
環境治療
環境治療包括一系列方法,在開始藥物治療之前通常會進行這些治療。這樣做,可以為病人創造一種更容易療養的環境,環境治療的措施包括:
- 避免劇烈的溫度變化
- 晚上把窗戶關上
- 用無菌鹽水沖洗鼻腔
- 保持飲食均衡,避免食物過敏原,多喝水
- 減少戶外的時間(在授粉期、風大的天氣、過敏高峰期)
- 在家中和車上使用有抗敏濾網的冷氣
- 避免接觸化學刺激物,包括菸草和氯
- 經由肌纖維收縮(血管收縮)來促進血管狹窄的運動
- 使用類似口罩的物品,來限制過敏原與鼻子的接觸,以減少鼻塞
藥物治療
目前,許多藥物都能控制過敏性鼻炎症狀。其中包括:解鼻充血劑、抗組織胺藥、細胞穩定劑和局部解鼻充血劑。
抗組織胺藥
這種藥物可以緩解搔癢,打噴嚏和流鼻涕。不過,改善鼻塞和消除過敏性鼻炎症狀的能力有限。更有效的口服藥物是去敏定和開瑞坦。
應該說明的是,第一代抗組織胺藥會產生副作用,例如嗜睡和能力下降。不過第二代抗組織胺藥沒有副作用,幾乎立刻緩解症狀,但只能持續很短的時間。
解鼻充血劑
這是長期持久的藥物,不會引起局部刺激,或反彈性鼻充血,形成所謂的藥物性鼻炎。不過有副作用,例如嗜睡、頭暈、焦慮和尿滯留,也會增加血壓。
如果你使用局部解鼻充血劑超過二或三天,會降低有效性,導致慢性鼻炎的復發和惡化。因此,你應該改用口服解鼻充血劑。
鼻腔內類固醇藥物
這種藥物能有效緩解鼻炎症狀:鼻塞、流鼻涕、搔癢和打噴嚏,尤其是過敏性鼻炎和非過敏性鼻炎。
鼻腔內類固醇藥物的代謝迅速,持續時間長。不過,在使用上應該特別小心,因為這種藥物長時間使用會有顯著的副作用:生長障礙、行為問題、下視丘軸的抑制等。
其中推薦的鼻腔內類固醇藥物包括:
- 氟尼縮松
- 莫美他松糠酸酯
- 丙酸氟替卡松
- 貝克每松
免疫療法
免疫療法包括漸進性給藥,根據患者的病情逐步提供濃縮過敏原的某些提取物。這種方法會讓患者對過敏原產生免疫耐受性。
免疫療法對過敏性鼻炎的治療非常有效。然而在許多國家,使用的唯一方法是皮下注射。因此,患者必須考慮注射頻率、治療持續時間、風險和患者意願等因素來繼續治療。
- Mendoza Amatller, Alfredo, & Mansilla Canelas, Gonzalo. (2002). Rinitis alérgica. Revista de la Sociedad Boliviana de Pediatría, 41(1), 50-53. Recuperado en 11 de octubre de 2017, de http://www.scielo.org.bo/scielo.php?script=sci_arttext&pid=S1024-06752002000100017&lng=es&tlng=es.
- Balziskueta, E., Encabo, B., Gaminde, M., Gutiérrez, A., Gracia, L., Gurrutxaga, A. and Sakona, L. (2017). Rinitis alérgica.Recuperado en 11 de octubre de 2017, de http://www.elsevier.es/es-revista-farmacia-profesional-3-articulo-rinitis-alergica-13028023
- Instituto Mexicano del Seguro Social, IMSS. (2009). Guía de Práctica clínica para el Diagnóstico y Tratamiento de Rinitis Alérgica. Recuperado en 11 de octubre de 2017, de http://www.imss.gob.mx/sites/all/statics/guiasclinicas/041GER.pdf
- Instituto Mexicano del Seguro Social, IMSS. (2009). Guía de Práctica clínica para el Diagnóstico y Tratamiento de Rinitis Alérgica. Recuperado en 11 de octubre de 2017, de http://www.cenetec-difusion.com/CMGPC/IMSS-041-08/ER.pdf
-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2017). Alivio para la alergia de su hijo. Recuperado en 11 de octubre de 2017, de https://www.fda.gov/ForConsumers/ConsumerUpdates/ucm317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