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早餐的七種後果
許多人不知道不吃早餐的後果,繼續跳過這重要的一餐。雖然近年來健康飲食強調了早餐,但有些人依舊低估早餐不可思議的影響力。
事實上,有些人仍然認為不吃它是一種攝取更少熱量,從而更容易減重的方法;然而,與此完全有天壤之別,不吃早餐實際上可能讓你增加體重,並且也可能造成其他問題,降低你的生活品質。
因此,在你的飲食中 包含此一重要餐點至關緊要;而最重要的是,確保飲食健康 。
你知道不吃早餐時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嗎?閱讀這篇文章以了解這麼做的主要後果吧。
跳過早餐不吃的七種後果
1.你不會覺得精力充沛
為了在白天獲得最佳的身心表現,藉由美味的早餐為身體“充電”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不吃早餐的後果之一是也許不會消失的疲倦和睡意。
但是要小心喔!用一些咖啡和餅乾代替它是沒有用的。
如果目標是為你的身體提供“燃料”,你的早餐必須由富含必需營養素的食物適量組合而成。
也可以看看:每天早餐的5種健康果昔
2.你的血糖會升高
你從早餐食物中獲取的營養素對控制血糖來說是關鍵。
因此,當你沒有及時食用早餐或用不健康的選項替代時,你的胰島素濃度會降低,而且你 的身體會累積更多的糖。
這個問題相當令人擔憂,尤其是對於有糖尿病風險因子的人來說。如果這個問題沒有儘快解決,增加的葡萄糖也可能會造成其他症狀和病症。
3.你因為沒吃早餐而感到更加飢餓
不吃這頓飯的後果之一是可能導致體重增加的焦慮感。
雖然一開始的時候不吃早餐似乎表示你吃進比較少熱量,但它實際上會讓你吃得比你該吃的還多,因為它會導致永不滿足的飢餓感。
4.它會使你遭受情緒失衡
因跳過當天的第一餐所導致的營養缺乏也可能會導致情緒失衡。
由於優質食品含有得以確保健康的物質,糟糕的早餐會引發壓力和煩躁。
如果這些情緒最近影響了你的工作或家庭生活,你應該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飲食。此外,在你的飲食中加入刺激血清素的食物(如黑巧克力、香蕉和酪梨)會是個好主意。
5.你的免疫系統會減弱
你從早餐中獲得的營養素有助於強化你的 免疫系統 。
因此,跳過 早餐可能會削弱你的免疫系統 ,從而讓你的身體更容易受到感染。
6.你會發展出消化問題
消化緩慢和便秘是跳過早餐的其它後果。雖然有許多因素可能影響其發展,但不吃這頓飯所導致的營養素缺乏可能是觸發因素。
在早餐中包含膳食纖維、脂肪酸和水是不可或缺的;這種組合有助於調節腸道功能,且有助於排除體內廢棄物質。此外,它可以調節細菌菌叢的酸鹼值,降低胃炎和消化不良的風險。
你可能會對此感興趣:六種早餐食物讓您獲得額外能量
7.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比較高
根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研究,沒有吃早餐的男性心臟病發或患有嚴重心臟疾病的可能性多了27%。
顯然,不吃早餐可能會導致糖尿病,肥胖症、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的發展;所有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心臟病的風險,同時也會影響大腦的健康。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每天吃早餐是一種預防性的習慣。
別再跳過早餐不吃了
你每天都吃早餐嗎?它是完整又均衡的嗎?
現在你知道跳過它的後果,請嘗試吃含 有高營養價值的食物當早餐。此外,請記住,其熱量含量應相當於你身體日常需求的25%。
- Cahill, L. E., Chiuve, S. E., Mekary, R. A., Jensen, M. K., Flint, A. J., Hu, F. B., & Rimm, E. B. (2013). Prospective study of breakfast eating and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a cohort of male US health professionals. Circulation, 128(4), 337-343.
- Durá Travé, T. (2013). Análisis nutricional del desayuno y almuerzo en una población universitaria. Nutrición Hospitalaria, 28(4), 1291-1299.
- Herrero Lozano, R., & Fillat Ballesteros, J. C. (2006). Estudio sobre el desayuno y el rendimiento escolar en un grupo de adolescentes. Nutrición Hospitalaria, 21(3), 346-352.
- Rodríguez, M. P. G., & de la Rosa Morales, V. (2007). Los adolescentes que consumen comida rápida y no desayunan tienen más riesgo de ser obesos en la vida adulta. Evidencias en pediatría, 3(2),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