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問題顯示腸道菌群已經失控
腸道中有一個微生物群落,被稱為腸道菌群或腸道細菌。
腸道菌群的重要性通常被忽略。然而,它在消化過程和免疫系統扮演很重要的作用。
在健康的人體中,這種細菌能調節消化酸鹼值,同時也對感染性疾病產生保護性屏障,以預防疾病。
由於不良的飲食習慣、服用抗生素和壓力,其活動可能會受到破壞,導致腸道菌群失衡,讓健康處於危險之中。
因此,這會引起嚴重的反應。這些情況剛開始似乎很常見,但在一段時間後,問題會發展成慢性疾病且難以治療。
正因為如此,當這種情況變得失控時,應該了解這種疾病如何表現。必要時,及時採取措施以恢復控制。
1. 消化系統疾病
細菌確實存在於腸道中,偶爾會有失衡而引起負面反應。
這是因為受損的微生物有機會不成比例生長,因而影響食物分解及吸收養分的過程。
因此,會增加酸液和毒素的存在。這會引起以下症狀:
2. 認知問題
儘管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但腸道與大腦活動有密切關係。因此,腸道菌群失衡會導致認知功能的負面反應。
微生物菌群參與了各種重要神經傳導物質的生成。當菌群失衡時,可能會出現記憶問題和其他影響思考的症狀。
3. 營養缺乏
腸道存在健康細菌是進行正確的維生素合成的基礎,對合成維生素、礦物質和必需營養物質也非常有幫助。
一旦這些細菌失去控制並被破壞,消化過程就會崩潰,進而降低養分吸收的最佳能力。
因為身體有保存營養的儲備,所以剛開始很難注意到這點。隨著時間的發展,會有一系列的症狀表現出細菌的減少。
一些最常見的營養缺乏包括:
- 維生素:D、K、B7、B12
- 礦物質:鎂和鈣
4. 皮膚問題
目前為止,皮膚外觀相關問題存在許多內外部的因素。
其中,與腸道健康有密切的關係,它能幫助營養物質的淨化和吸收。
下列的皮膚問題可能表示腸道細菌失衡。
- 粉刺
- 玫瑰斑
- 牛皮癬
- 濕疹
5. 自體免疫性疾病
自體免疫性疾病通常是慢性的。這種疾病的發生,是因為身體為了對抗其認為危險的體內因子,而攻擊自己。
這使得檢測和治療困難,因為這種疾病的初期症狀與一些常見疾病類似。
即使病因有很多,應該由專家分析,但不該排除自體免疫性疾病與腸道問題有關。
這是由於細菌的變化會增加組織發炎的機會,還會惡化症狀的發展。
常見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包括: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甲狀腺機能低下症
- 大腸激躁症
- 乳糜瀉
- 第一型糖尿病
6. 慢性壓力
壓力是一種情緒失衡,往往與許多內部和外部因素相關。
即使壓力可能有許多因素產生的,但也能是因為腸道菌群失衡的反應。
在腸道菌群失衡的情況下,會增加皮質醇分泌,並增加毒素。這會影響與幸福相關荷爾蒙的分泌。
儘管採取措施加以控制,人們還是會經歷慢性和復發性壓力的症狀。這是一種腸道不健康的徵兆。
找出這些問題的原因,並改善不良習慣,以促進腸道的健康。
採取良好的飲食習慣,並避免經常接觸毒素,以避免腸道菌群失衡。
- Eckburg, P. B., Bik, E. M., Bernstein, C. N., Purdom, E., Dethlefsen, L., Sargent, M., … Relman, D. A. (2005). Microbiology: Diversity of 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al flora. Science.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110591
- Shanab, A. A., Quera, R. M., & Quigley, E. M. M. (2012). 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In Textbook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Second Edition. https://doi.org/10.1002/9781118321386.ch42
- Geuking, M. B., Cahenzli, J., Lawson, M. A. E., Ng, D. C. K., Slack, E., Hapfelmeier, S., … Macpherson, A. J. (2011). Intestinal Bacterial Colonization Induces Mutualistic Regulatory T Cell Responses. Immunity. https://doi.org/10.1016/j.immuni.2011.0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