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腰和塑身帶是甚麼?如何使用?
許多人會使用乳液、吃某些食物、一些療法或偏方來達到雕塑腰部的目的,雖然你可能聽說過束腰,但多數人可能不知道那是什麼,也不知道要如何使用。
從這篇文章你會瞭解如何使用合適的束腰來減少腰圍及雕塑身材,另外,我們會提供一些使用上非常有用的建議。
什麼是束腰?
顧名思義,束腰會壓縮腰部區域,長時間使用能減少腰圍。
束腰有兩種:馬甲和塑身束腹,兩種各具不同的功能,馬甲使用易發汗材質製作,因為長時間使用發汗,會導致身體流失水分進而減輕體重,脫下馬甲就能看到使用過程中所失去的水分。
塑身束腹用於雕塑身材,它使用一組可調整寬度的掛勾形成穩定的壓力來收緊腰部,用這種收緊的方式,經由調整塑身束腹就能雕塑想要的身材。
我該選擇哪一種?
了解這兩種束腰的不同非常重要,有助於選擇哪一種最適合我們使用。
馬甲會增加出汗量,較適合那些經常補充水分的人,使用馬甲可以看到腹部汗水量的變化,對於想進行心血管運動以促進流汗的人來說,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塑身束腹則較適合希望 雕塑 腹部身材的人,雖然穿上它不會燃燒脂肪,但能雕塑身材,對於腹部範圍過大,想要雕塑腰部的女性來說,也是很好的選擇。
因為束腰每天都要長時間和皮膚接觸,我們建議選擇以合適材質製造的高品質束腰,如果使用較差材質的束腰,可能會造成過敏,南美洲的哥倫比亞製造了品質最好的、世界知名的馬甲。
所有束腰都能用於雕塑腰部嗎?
並非所有束腰都是為了雕塑腰部而設計的,但事實上多數束腰在使用時都能雕塑身材,穿上束腰只會感覺輕微的壓力,不會妨礙日常活動。
有各種不同尺寸和不同身體部位(大腿、臀部、腹部和胸部)的塑身帶,只要在緊身衣內穿上這些塑身帶,就能在一定時間內達到雕塑身材的效果。
雖然束腰也具有雕塑腰部的效果,不過穿起來可能不太舒服,與緊身衣物搭配時,可能還會稍微引人注目,因此,我們可以在束腰和塑身帶之間交互使用。
如何使用?
學習使用這些束腰的正確方法非常重要,這樣才能實現想要的外觀,而且還能避免造成傷害:
- 使用時,請從短暫時間的測試開始,最多30分鐘。
- 逐漸增加使用時間,以確保使用起來感覺舒適。
- 如果感到任何不適、疼痛或焦慮,請立即脫掉。
- 避免在躺下或進食後使用。
- 經期時不建議使用。
- 雖然坐下時可以使用,但最好能在站立時使用,使用時可做一些不複雜的姿勢,或較不費勁的工作。
例如,出去買點小東西,做些簡單的家務等等。
是否有助於改善姿勢?
許多女性都表示穿上束腰之後,她們感覺到腰部姿勢獲得改善,因為這能幫助他們站直或坐挺,事實上也有特殊用途的馬甲可用於改善脊椎問題。
雖然束腰可以幫助塑身,可是也不能忘記,每天進行腹部運動是最基本的,只有定期的鍛鍊,我們的背部才能得到強有力的天然支撐。
任何的束腰方法應搭配均衡飲食,以及每週至少兩次的運動。
- Díaz, J., & Espinoza-Navarro, O. (2012). Determinación del Porcentaje de Masa Grasa, según Mediciones de Perímetros Corporales, Peso y Talla: Un Estudio de Validació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rphology. https://doi.org/10.4067/S0717-95022012000400054.
- Flores, M., Pineda, M., Tobías, K., Villarreal, P. (2017). “Estereotipos sexualizados de la mujer y el hombre en la publicidad. Perspectivas de la Comunicación. 10(1): 119-135.
- Hernández Alcántara A, Gómez-Peresmitré G, Cuevas Renaud C. (2012). Relación entre dieta-atracón y práctica de actividad física. Psicología y Salud; 22(1): 99-106.
- Polo, C., & Del Castillo, M. (2012). El Índice Cintura Cadera. Centro de Medicina Deportiva.
- Ramírez Hernández, M. (2018). Diseñar los cuerpos: mujeres en la publicidad impresa. Costa Rica, 1970-2010. Memorias del XIV Congreso de la Asociación Latinoamericana de Investigadores en Comunicación. Pp. 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