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提高血液中鐵含量的方法
鐵是形成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這就是為什麼維持一個正確的鐵含量對身體健康是至關重要的。
當鐵含量下降時,你的組織得不到足夠的氧氣,這會導致虛弱、疲勞和貧血。如果醫生跟你說你缺鐵,看看下面的小建議吧!
1. 吃富含鐵的食物
為了在血液中能有良好的鐵含量,需要有一個健康均衡的飲食。低鐵的最主要原因是營養不良。因為鐵是一種礦物質,你可以很容易在天然的食物,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中找到。
- 在動物性食物中的鐵更容易被身體吸收,其主要來源是肉(特別是紅肉)。
- 在植物性食物中的鐵身體吸收地較慢,但對你同樣有益,最好的選擇是豆類、綠葉蔬菜和堅果。
2. 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量
為了使鐵更好地被吸收,它需要轉化成鐵蛋白,這個過程是通過你體內的胃液來完成的,它需含有鹽酸和維生素C,因此你需要在飲食中包括酸性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例如:檸檬、橘子、花椰菜和胡椒。
請注意:雖然維生素C對你的免疫系統和鐵吸收很重要,但是過多的維生素C會導致缺乏葉酸。每天最多吃兩種柑橘類水果。
3. 不利於鐵吸收的食物
有些食物會增加鐵的含量,有些食物則應該避免。
這些食物包括:
- 雞蛋:其所含的卵黃高磷蛋白會阻止你身體吸收植物性鐵。
- 牛奶:當每天攝取超過300毫克的牛奶時,乳製品中的鈣會抑制動物和植物性鐵的吸收。
- 茶:其所含的草酸會影響植物性鐵的吸收,因此不建議在吃鐵含量高的食物時喝茶。
- 巧克力和咖啡:酚類化合物會抑制植物性鐵的吸收。
- 堅果:堅果和其他種子中所含的植酸,是一種很強的鐵阻滯劑,會減少50-65%的鐵吸收。
4. 鐵劑
如果你懷孕了,建議你服用鐵劑來滿足你身體和正在發育的嬰兒的能量需求,鐵對嬰兒的發育很重要。
- 根據你鐵含量低的原因,在開始服用補充劑應該先諮詢醫生的建議。
- 不過,補充劑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都是必需的,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服用鐵劑。
如果你被診斷出缺鐵,幾個月後又發現自己懷孕了,要告訴醫生,進行驗血,這樣醫生就能告訴你是否需要改變你的飲食。
5. 避免食用大量的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在身體中有幾個重要的工作,比如調節消化系統,幫助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保護你免受一些慢性病,如結腸腫瘤的侵襲。雖然纖維對你很好,但是當你血液中鐵含量很低時,吃太多的纖維反而會適得其反。
- 因為纖維能通便,它會使鐵很快地從你的消化系統中排出。
- 這就意味著所吸收的鐵會變少。
增加鐵含量的沙拉
雖然這只是些很簡單的建議,但也許你根本不了解從哪裡開始提高血液中的鐵含量。如果是這種情況,試試這種沙拉,你也可以根據自己口味適當做出一些調整。
材料
- 牛排或其他紅肉 (150克)
- 1 杯生芝麻菜,洗淨 (100克)
- 1 杯生菠菜,洗淨 (100克)
- 去皮去杍的葡萄柚片
- 鹽和現磨胡椒 (調味用)
製備
- 牛排或其他紅肉調味,並烤好。
- 把烤肉切成小塊。
- 在碗中,把肉、蔬菜和葡萄柚混合在一起。
- 用一點鹽和胡椒調味,然後就可以吃了。
你知道還有什麼其他有利於增加鐵含量的秘訣嗎?你覺得自己的鐵攝入量如何呢?
-
de la Cruz García, G. (2020). Utilidad de la eritropoyetina en el paciente quemado grave con anemia. Revisión del tema. Gaceta Médica Espirituana, 22(1), 60-70. http://scielo.sld.cu/scielo.php?script=sci_arttext&pid=S1608-89212020000100060
-
MEDISAN. (2009). Importancia del consumo de hierro y vitamina C para la prevención de anemia ferropénica.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bvs.sld.cu/revistas/san/vol13_6_09/san14609.pdf [Accessed 1 Nov. 2017].
- Pita-Rodríguez G. y cols. (2013). El bajo consumo de alimentos ricos en hierro y potenciadores de su absorción se asocia con anemia en preescolares cubanos de las provincias orientales. Revista Chilena de Nutrición, [online] (3). Available at: https://scielo.conicyt.cl/pdf/rchnut/v40n3/art03.pdf [Accessed 1 Nov.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