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絕不可存放在塑膠製品裡的食物

你注意到有些食物放在塑膠袋或是塑料保鮮盒之後會有股塑膠味嗎?有些食物跟塑膠接觸之後會出現不良反應。來看看是哪些食物,並了解為什麼你不應該將它們存放在塑料製品中吧。
7種絕不可存放在塑膠製品裡的食物

最後更新: 19 六月, 2018

塑膠袋以及塑料保鮮盒是我們廚房裡用來存放各種生、熟食的基本配備。

它們通常用於將沒吃完的菜餚存放在冰箱裡,或是帶午餐去上班。

因為它們很好用,你在每個家庭裡都會看到各式尺寸及形狀的塑料保鮮產品,尤其是它們又比鋁或是其他材質的保鮮盒便宜。

問題在於,你不能什麼東西都放到塑膠裡。有些食物與塑膠接觸之後會比較容易腐壞,或是如果包裝破損的話,會容易滋生細菌。

但許多人並不清楚有這些危險,依舊在沒有採取適當措施的情況下使用這些塑膠袋以及塑料保鮮盒。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7種絕不應該跟塑膠接觸的食物。

要注意喔!

1.生雞蛋

雞蛋

生雞蛋及含有生雞蛋的食物,如美乃滋,不應該儲存在這種容器中,因為它們可能會被沙門氏菌或大腸桿菌污染。

很遺憾地,這些微生物非常容易藉由生雞蛋傳播,並且在與塑料接觸時會瘋狂繁殖。

安全存放生雞蛋的唯一方法是放在絕緣或是裝有冰塊的容器中。

2.加工肉品

你不應該在塑膠袋以及塑料保鮮盒中儲存加工肉品的原因是-它往往會降低其營養特性和特徵。

肉類加工時,如燉肉或裹粉的肉排,它會迅速分解,且味道和質地也會發生變化。

3.燉肉和湯

湯

在高溫下,烹製的燉肉和湯品的成份和味道在接觸到塑料時會出現變化。

但是,如果你先等它們變涼以後,再將它們放入塑料容器後存放在冰箱中,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如此一來,熱量不會分解塑膠粒子,因此是安全的。

4.牛奶和乳製品

塑料容器不是存儲牛奶或乳製品的理想方式。

儘管在幾個小時內不會有什麼問題,但塑料並不是長期儲存的好主意,因為它會增加細菌污染的風險。

塑料容器會讓食物發生溫度變化,加速食物分解,並且增加食用後患病的風險。

存放牛奶和乳製品的最佳選擇是陶瓷或鋁,會有助於拉長保存期限。

5.帶有醬汁的沙拉

沙拉與醬

許多人認為塑料保鮮盒是儲存新鮮蔬菜的最佳方式,即使是已經處理過的蔬菜。

然而,雖然塑料容器有助於避免交叉感染,但它們不利於長時間將這一類食物維持在良好的狀態。

至於對帶有醬汁的沙拉來說,塑膠可能會影響其風味,並也許有些營養價值 會流失

6.咖啡或茶

即使是可用於和咖啡等飲料的塑膠容器和杯子,最好還是等它們冷卻後再倒進去。

這是因為高溫會導致變化並增加細菌污染的風險。

最好是將這些飲料儲存在其他材料製成的容器中,這樣味道和營養才不會流失。

7.起司

起司

起司其實屬於已經列出的乳製品類,但這值得再提一次,因為將起司放在塑料容器中存在著特殊的風險。

任何種類的起司都會排出水份,而這會累積在容器中促進黴菌和細菌生長。

如果放三天以上都沒有打開過蓋子的話,不穩定的物質會累積,從而導致食物污染。

結果會影響質地和營養特性, 並且可能會在食用時引起 消化 問題 

也許它們很方便,但塑料容器並不一定是儲存食物的最佳選擇

避免將這些食物儲存在塑膠中,並找出更安全、更健康的替代品。 

 

您可能會感興趣...
可治療卵巢癌和胰腺癌的創新分子
Step to Health
阅读它在 Step to Health
可治療卵巢癌和胰腺癌的創新分子

史丹佛大學研究人員所開發出的新分子可能成為我們對抗卵巢癌和胰腺癌的最佳盟友之一。 加州史丹佛大學的史丹佛醫學院開發出了驚人的東西-他們設計了一種可能成為對抗卵巢癌和胰腺癌最佳盟友之一的分子,目前該分子仍處於實驗階段,但實驗鼠的測試結果非常正面,它不僅阻止了癌症的發展,而且也會導致癌細胞消退。



  • TOXNET. (2017). Bisfenol A.

  • Azevedo, M. R. Q. A., Gouveia, J. P. G., Trovão, D. M. M., & Queiroga, V. P. (2003). Influência das embalagens e condições de armazenamento no vigor de sementes de gergelim. Revista Brasileira de Engenharia Agrícola e Ambiental. https://doi.org/10.1590/S1415-43662003000300019

  • Rodríguez, R., Rojo, G., Martínez, R., Piña, H., & Ramírez, B. (2014). Envases inteligentes para la conservacion de alimentos. Ra Ximhai.


此内容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替代专业诊断、治疗或建议。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疑虑,请前往最近的医院或寻求专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