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婦女節:平等世代
國際婦女節源於女性和女權運動走過了幾十年...
焦慮來襲時,難以控制也不易克服,但請記住,儘管它看似會一直持續著,最終還是會離開。
任何時候都可能焦慮,大多數人不太了解焦慮症,然而這恐怕讓那些為焦慮所苦的人陷入更糟的情況之下。
焦慮症被納入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V),這個疾病又分為突發和復發兩種類型。
環境帶來的壓力、情感創傷,都會引發焦慮症。
彷彿要面臨死亡,心臟激烈跳動著像要迸裂一般,即使經歷極大的痛苦,身邊的人卻不知道發生什麼,最糟的回應可能是“這有什麼大不了 ?”、“不要胡思亂想”、“冷靜點,沒有什麼好焦慮的”。
今天我們會討論如何面對焦慮症該如何應對,提供幾點建議以協助應付突然襲來的焦慮。
首先,大家需要先釐清一件事:焦慮的症狀其實是人體自然反應機制之一。
當大腦及身體告訴我們該“脫離危險”的時候,腦中又同時裝著負面的毀滅性想法時,焦慮的情況將變得更嚴重。
焦慮症起於各種外來原因及個人因素。
有些人害怕坐飛機,有些則患有廣場恐懼症、蜘蛛恐懼症或懼水症等,也有人是因為情感創傷而導致焦慮情形。
雖說很多因素可能引發焦慮,但其症狀都很常見、且容易識別。
如果焦慮發作頻繁,可能是同時患上潛在性抑鬱症。
焦慮症來襲時,需先處理情緒反應,改從理性邏輯思維看待面臨的威脅、恐懼或壓力來源。
了解他們的情況,他們不是發瘋,而是需要的幫助,有時僅僅是旁人冷靜和理解。
如果症狀沒有消失,或脈搏仍很快,就必須去看醫生,尤其是心臟病、糖尿病或肥胖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