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分手
我們所有人都在某個時刻經歷過分手,然而它依舊是個非常難熬又困難的經歷。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要披露如何以最佳方式克服分手。
你需要記住的是,無論你喜歡與否,你都將行過充滿痛苦的世界。有時人們試圖避免它、有些人會忽視它、而其他人則拒絕承認它。
然而,努力過這段痛苦是克服分手的必要步驟。
接受已經發生的事
接受已發生的事實是整個過程中最困難的部份。一開始,你會試圖否認發生的事情,生氣,然後你會覺得難過。但是,這無法改變事實。
有時在關係結束的時候,我們可能還是留著一點點希望。但如果你和那個人又回頭在一起的話,你們就只是退步了而已。
發現自己在經歷一系列不愉快的感受和情緒是完全正常的。
但這並非意味著你必須逃避、忽略或掩飾它們,你需要面對並接受,這是你能夠繼續前進的唯一方式。
全數宣洩
你不該壓抑自己的情緒或將其隱藏,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儘管每個人都有自己進行的方法,但你需要做的是表達出來。有些人會選擇與朋友聊一聊;而其他人會無法控制地哭泣;有些人甚至可能寧願獨處一段時間。
- 如果你想要克服分手,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全數宣洩。如果你喜歡獨處,那就不要和朋友出去“忘記”一切。因為這只會在你再次獨處時,放大你的情緒。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往往期望人們表現出積極正向的情緒並隱藏負面的部份,可能是因為這樣我們才不會讓其他人感到不舒服。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忘記所有那些並準確表達你的感受,不要覺得侷促不安,不要限制你自己。
專注於激勵你的動力
一旦你越過了前面的步驟之後,你應該也專注在分手這件事情上夠多了。現在你需要專注在你周圍的一切,以及會啟發你、或讓你快樂的事情。這可能是一種愛好、你的工作、你的孩子……
許多人似乎認為自己的生活圍繞著自己的伴侶。結果,當一切走下坡而且分手了以後,他們不再擁有任何方向。
環顧四周並留意能夠激勵自己的事情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覺得這很困難,你可能需要尋求專業協助。他們會幫助你重新探索,是什麼讓你對自己的生活覺得正向或讓你有目的。感情只是人生的一部份,而非人生的全部。
人生繼續下去
當你與某人分手時,你會開始認為身邊的一切都要崩潰,這是完全正常的。但是,如果你仔細觀察其他人或其他類似的情況,你會發現生活實際上還在繼續。
不論這個打擊現在的感受有多大,更不管這次分手對你造成多大傷害。事情會變得更好的。
隨著時光逝去,你將從此經驗中學習,強力回歸,繼續你的人生。分手並不是真的什麼事情結束了,反而更多的是新事物的起始。
應付自己的情緒絕非易事,尤其當情緒是由你非常珍惜的事情引起的時候。
但就像我們必須學會應付失去工作、或親人往生、或應對失敗一樣,我們必須學習如何克服分手。
- 如果你曾經認為你的感情關係是你世界的中心,那麼每次分手時你都會學到事情並非如此。
- 你是你世界的中心,而且周圍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可以關注,這些會賦予你的人生意義(工作、家庭、愛好……)
如果你過份關注這些事情中的單一項目,那麼在問題出現時,傷就會更重。
你是否必須克服過分手?你有沒有讓你的伴侶成為你生活的中心過?
- Baumeister, R. F. (1997). Esteem threat, self-regulatory breakdown, and emotional distress as factors in self-defeating behavior.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037/1089-2680.1.2.145
- Brueckner, K., & Moritz, S. (2009). Emotional valence and semantic relatedness differentially influence false recognition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lzheimer’s disease, and healthy elderly.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ological Society. https://doi.org/10.1017/S135561770909047X
- Fonzo, G. A., Ramsawh, H. J., Flagan, T. M., Simmons, A. N., Sullivan, S. G., Allard, C. B., … Stein, M. B. (2016). Early life stress and the anxious brain: Evidence for a neural mechanism linking childhood emotional maltreatment to anxiety in adulthood. Psychological Medicine. https://doi.org/10.1017/S003329171500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