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怎麼做,永遠都不夠好?
對有些人而言,你做什麼都不夠好,他們會讓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專業的魯蛇,即便你根本不是。
這些是很傷人的情況,特別是如果期望值很高的人是家人甚或是你的伴侶。
這種人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持續掌控我們,並且要符合他們嚴格的價值觀。
不管你信不信,這類型的關係到處都是,有時候,不管我們說什麼或做什麼,對那個家庭成員、朋友或同事來說都不夠好,在他們看來,我們永遠不會是對的。
與其把我們的人生建立在別人會如何反應,其實我們需要 割捨 這種會造成不必要痛苦的關係。
接下來,我們將解釋如何做到這一點。
你做什麼都不夠好:讓你自由3步驟
在這個情感的開放接納、積極傾聽和互惠都不多見的時代,人們極其複雜,而且不是每個人對 “尊重” 都有相同的理解。
以下列出我們都需要思考的很多面向:
- 恐懼:這限縮的態度有時使我們想控制別人以防止失去他們,恐懼迫使我們用羞辱他人的方式來維持控制是常見的現象,自我安慰、掩飾我們的恐懼使我們認識到我們的真的很沒自信。
- 我們接受的教養方式:這是一個重要面向,成長過程中若缺乏健康關係可提供安全感,或教導尊重的意義,會導致缺乏待人接物和情感表達的技巧。
個人愛好:自己的自私和慾望,有時候不管我們怎麼被帶大的,有些人還是覺得需要控制整個環境,以建立主導地位。
這其實很簡單,人類是真的擅長建立保護殼,沒有人知道厚厚的外殼下的真面目,越堅硬的盔甲下,是越複雜的人。
我們將解釋如何保護自己免受這種人的傷害。
你的優先重點不是我的優先重點
我們確定有一天你會經歷類似以下的情況,遲早你會發現你的價值中心,可能不在別人認為重要的範圍,比方說,如果你選擇吃素,你的家人可能會嘲笑你的決定。
如果你帶新伴侶回家,他們可能會告訴你,你“值得更好的”, 與其感覺被羞辱,你需要了解幾件事情:
-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然而,有些人自我感覺非常良好,選擇強加自己的觀點在別人身上,而不是尊重和讓別人做自己 。
這樣是不對的,每當你發現自己身陷這樣的情況時,要記住:
- 我們的人生並不是繞著周圍的人轉:我們是自由的,有權利可以有尊嚴的活出自己。
- 沒有人有權利告訴我們怎樣才能幸福。
讓我開心的事就是好事
如果你做了、說了或認為什麼能帶給你快樂,別的都不重要,你的選擇定義了你是誰,你一路走來的印記是你獨有的,不是別人的。
- 請記住,如果別人批評或不接受你的選擇,這是他們的問題,不是你的。我們必須意識到自己的需求。
- 如果我們的人生是在取悅他人,並試圖符合他們的期望,我們的人生就沒有意義,創建屬於你自己的幸福需要勇氣、自我意識和為你所值得的而奮鬥。
人生苦短,無法為別人的期望而過
我們都會犯錯,真正關心的人會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人,然而總是在糾正你、潑你冷水的人沒有任何幫助 – 他們實際上是在造成傷害。
- 如果你認識這樣的人,你要明白,他們永遠不會變,當有人不能同理或互相尊重,這真的讓人很困擾。
- 沒有什麼比記住這句話更好用–人生苦短不要不開心,以自己為優先,如果你怎麼做都達不到某人的要求,接受它,隨他去吧!
你知道你做的事是好的,因為你根據自己的性格和價值觀,用自己的方式做,不要讓任何人破壞了這種平衡或傷害你的自尊。
- Caspi, A., Roberts, B. W., & Shiner, R. L. (2005).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Stability and Chang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55.090902.141913
- Pyszczynski, T., Solomon, S., Greenberg, J., Arndt, J., & Schimel, J. (2004). Why do people need self-esteem?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30.3.435
- Killingsworth, M. A., & Gilbert, D. T. (2010). 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Science.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19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