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姆病的治療方法

萊姆病是一種最初只會引起皮膚紅斑的感染。但如果不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閱讀本文,以瞭解萊姆病的治療。
萊姆病的治療方法

最後更新: 08 三月, 2021

萊姆病的治療最近才被關注,因為這種病理現象在1975年首次被發現。這是一種由伯氏疏螺旋體的細菌引起的感染,經由蜱蟲叮咬傳播。

因此需要接觸這些節肢動物,才會感染這種疾病。這種疾病在有大片田地、森林或草本植物的農村地區較為常見。然而,並非所有的蜱蟲都會傳播萊姆病。

如果不及早治療,這種疾病會引起嚴重的神經系統併發症。此外,藥物根據年齡和病情嚴重程度而不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萊姆病的治療方法。

什麼是萊姆病

在我們開始談論萊姆病的治療之前,需要對這種情況有更多的瞭解。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這是一種經由蜱蟲叮咬傳播的感染。

咬傷後,患部會出現一個小腫塊,幾天後就會消失。之後,皮疹在皮膚上逐漸擴散。這種皮疹不癢也不痛,但會改變位置(醫學界稱為「遊走性紅斑」)。

也經常出現不適、發熱和頭痛等症狀。問題是,即使在這些症狀消失數年後,也會出現併發症。

例如,患者經常會感到關節疼痛,尤其是膝蓋疼痛。同樣的,也會發展成腦膜炎、單側臉部癱瘓或四肢無力。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心率改變或記憶障礙。

蜱蟲叮咬腿部

蜱蟲叮咬一段時間後就會消失,但併發症可能會在數月或數年後出現。

萊姆病治療

萊姆病的治療必須儘早開始,因為這是避免上述併發症的最好方法。由於是細菌感染,醫學專家建議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選擇的治療方式及治療結果都取決於感染的嚴重程度和檢測時間。《哥倫比亞醫學法案》(Colombian Medicine Act)的一篇評論文章解釋了這點,同時也指出,當疾病發展到晚期時,結果通常不如輕度病例令人滿意。

早期萊姆病的治療

如果早期發現感染,患者可以口服抗生素最廣泛使用的抗生素是四環黴素,通常是去氧羥四環素。醫學專家開立的劑量是每天200毫克,持續21到30天。

然而,根據發表在《家庭醫學》期刊(Family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去氧羥四環素不能用於兒童和孕婦等特殊情况。對於9歲以下的兒童,專家建議使用另一種抗生素,例如青黴素。

另一方面,對於孕婦或哺乳期女性,最好使用阿莫西林或頭孢呋辛。最新的研究指出,少於21天內治療萊姆病也是有效的。

晚期或更嚴重的病例治療

當診斷太晚且病情惡化時,醫學專家會選擇其他藥物。在這些病例中最常用的是去氧羥四環素。不同之處在於治療必須是靜脈注射,而且時間要更長,因為感染已經在組織中沉澱並複製。

當出現併發症時也是如此,尤其是在中樞神經系統。例如,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它可能導致臉部麻痺或腦膜炎。在這種情況下,醫學專家會選擇靜脈注射抗生素。

治療這些併發症最常用的藥物是頭孢菌素。即使預後良好,患者也必須儘快接受治療。但即使是早期接受治療的患者也會在一段時間內出現這種症狀。

皮膚上的蜱蟲

經由蜱蟲傳播的萊姆病在夏季的露營地區較為常見。

早期治療萊姆病以減少併發症

簡單來說,患者應該儘早開始萊姆病治療,因為有很高的神經或關節併發症的風險。醫學專家會為其開立抗生素。

當早期發現感染並且症狀輕微時,醫生通常會開立口服去氧羥四環素。然而,對於兒童和孕婦,最好選擇青黴素,例如阿莫西林。晚期必須靜脈注射藥物。

主要是預防。你應該避開有蜱蟲的環境,將其從屋內消除,在夏天野餐或野營區要採取預防措施。簡單的措施可以降低感染的風險。



  • Fajardo, M., Fajardo, L., & Fajardo, D. M. (n.d.). La enfermedad de Lyme.
  • García Meléndez, M. E., Skinner Taylor, C., César, J., Alanís, S., & Candiani, J. O. (2014). Enfermedad de Lyme: actualizaciones Gaceta Médica de México. 2014;150:84-95 ARTÍCULO DE REVISIÓN Correspondencia. Gaceta Médica de México (Vol. 150).
  • Treatment | Lyme Disease | CDC. (n.d.). Retrieved August 13, 2020, from https://www.cdc.gov/lyme/treatment/index.html
  • Alonso Fernández, M. (2012). Enfermedad de Lyme. ¿Es tan infrecuente? Semergen, 38(2), 118–121. https://doi.org/10.1016/j.semerg.2011.06.007
  • Olmo Montes, F. J., Sojo Dorado, J., Peñas Espinar, C., & Muniáin Ezcurra, M. A. (2014). Infecciones producidas por borrelias: enfermedad de Lyme y fiebre recurrente. Medicine (Spain), 11(51), 3009–3017. https://doi.org/10.1016/S0304-5412(14)70731-0
  • Portillo, A., Santibáñez, S., & Oteo, J. A. (2014). Enfermedad de Lyme. Enfermedades Infecciosas y Microbiologia Clinica, 32(SUPPL.1), 37–42. https://doi.org/10.1016/S0213-005X(14)70148-X
  • Sanchez, Edgar, et al.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Lyme disease, 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 and babesiosis: a review.” Jama 315.16 (2016): 1767-1777.
  • Touradji, Pegah, et al. “Cognitive decline in post-treatment Lyme disease syndrome.” Archives of Clinical Neuropsychology 34.4 (2018): 455-465.

此文本僅供資訊目的使用,並不取代與專業人士的諮詢。如有疑問,請諮詢您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