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引產,如何執行?

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專家可能會建議引產,這是用人工方式引起的宮縮觸發分娩。
什麼是引產,如何執行?

最後更新: 04 七月, 2020

引產是指人為引起子宮收縮以觸發分娩。從這個意義來說,因為某些條件發生,婦科醫師使用一種程序控制的方式幫助分娩

本文中,我們將介紹引產的相關知識。

引產

與正常分娩不同,在引產過程中,宮縮是由某些藥物引起的

儘管自然分娩總是比較好,但某些情況下最好以人工方式進行。因此,基於各種原因而適合引產。在這些情況下,醫生會用人工方式引產。

醫生建議何時引產?

什麼是引產

可能危及母親或胎兒健康的特殊情况,醫師會建議進行引產。其中包括:

  • 產前羊膜囊破裂。當孕婦的羊水破了,就會開始正常宮縮。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太早破水,這表示不會開始宮縮。如果12到24小時後還沒有宮縮,醫生可以引產以防止併發症。
  • 過期妊娠。懷孕42周後,如果尚未自然分娩,專家可能會考慮引產。
  • 孕婦有疾病。在某些病例中,孕婦可能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在這些情況下,為了防止併發症,最好進行引產。
  • 胎糞的存在。胎糞對胎兒有潛在的危險甚至致命。因此最好進行引產。這些病例的胎兒體重超過9磅15盎司。由於這對母親和胎兒都有一定的風險,醫生可能會建議引產。
  • 死產。不幸的是,這些病例應該引產。

在對病例和母嬰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後,由專家決定是否引產。

如何引產?

一旦專家決定最好的選擇是引產,這個過程就開始了。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子宮頸擴張

要引產,子宮頸應該擴張至少2或3公分。醫師會使用前列腺素(刺激子宮的激素)開始子宮頸擴張的過程。

然而,從注射前列腺素到子宮頸擴張可能需要12到24小時。因此,通常會在夜間給藥,這樣孕婦就可以休息,做好引產和分娩的準備。

第二階段:羊膜切開術或催產素

一旦孕婦的子宮頸擴張,醫師就會切開羊膜囊來刺激宮縮。然而,如果在切開羊膜囊後仍無法自然宮縮,醫師可以給予催產素。

催產素是一種引起子宮肌肉收縮的激素,以靜脈注射施打。會同時監測胎兒和母親的心率和宮縮。

正常情況下,第一次使用催產素的劑量很小,婦科醫師會視情況增加。在給予催產素後,可能會突然疼痛地開始宮縮,這可能對孕婦和胎兒都是痛苦的過程。因此,婦科醫師會密切監控整個過程

自此以後,除非有需要剖腹產的併發症,否則會自然進行分娩。

引產的風險

母親和新生兒

雖然這個過程很長,而且可能很疼痛,但引產不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孕婦來說,最重要的風險來自漫長的過程,因為這可能導致疲勞或發燒(由於藥物)。

在這方面,請注意,從給予前列腺素開始,子宮擴張3公分可能需要4個小時。此外,如果加上分娩前催產素的給藥時間和分娩時間,這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此外,胎兒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在子宮裡感到不適。因為這個原因,婦科醫生可能會決定剖腹產,即使那會造成自身的併發症,但情況不一定是如此。事實上,大多數陰道分娩的引產沒有任何併發症

所以如果你發生這種情況,別擔心。不管這個過程有多長,醫療人員會引導每個步驟。幾個小時內,你就可以抱小寶寶了!

 



  • Tenore J (2003). «Methods for cervical ripening and induction of labor». Am Fam Physician 67 (10): 2123-8
  • Järvelin, M. R., Hartikainen‐Sorri, A. and Rantakallio, P. (1993), Labour induction policy in hospital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specialisation. BJO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100: 310-315. doi:10.1111/j.1471-0528.1993.tb12971.x
  • A Metin Gülmezoglu et al. “Induction of labour for improving birth outcomes for women at or beyond term”,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6: CD004945.
  • Ekaterina Mishanina et al. “Use of labour induction and risk of cesarean deliver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MAJ. 2014 Jun 10; 186(9): 665–673.

此文本僅供資訊目的使用,並不取代與專業人士的諮詢。如有疑問,請諮詢您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