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對抗焦慮-那永無休止的不安

面對焦慮的第一步是,辨別它;而最重要的一步則是,不能否認它。否認會使得一切難以處理,接受才能有助於控制。
四招對抗焦慮-那永無休止的不安

最後更新: 08 二月, 2018

在現今世界,焦慮症是我們 個人會 面臨到的最常見的問題之一。許多人患有這種普遍的症狀,但焦慮是可以對抗的。

由於日常生活的節奏以及需要吸收處理一切的速度不同,有些人會經歷比較嚴重的焦慮。

儘管這是心理上的問題,很多人仍然不尋求正式的確診。 

然而,這意思不是說,我們一定要去看醫生才能意識到,我們處於焦慮的狀態以及我們需要幫助。

焦慮1

什麼是焦慮症?

由於焦慮症影響了世界各地數不清的人,很多人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

患有焦慮症的人通常被認為是有活躍好動或躁動不安的個性。多數遭受這種精神狀況之苦的人,是無法控制這種不安的感覺的。因此,這就對他們造成了混亂。

很遺憾地,與焦慮有關的主要情感或思緒本質上就是負面的。患有焦慮症的人總是覺得, 一定會有什麼壞事要發生在自己或周遭的人身上

在大多數情況下,焦慮的人很清楚地知道問題或威脅的存在,但他們無法辨別起因。因此,要控制問題就變得非常困難。

焦慮的類型

焦慮點

多數醫學界人士確認,我們越了解 焦慮所 造成 痛苦 ,就越容易有效地對抗它的症狀。

因此,我們要更深度地分析不同類型焦慮的各種面向。

一般性焦慮

一般性焦慮有各式各樣的成因。這種類型的焦慮一旦被觸發,與其以沉著冷靜的方式作出反應,我們會用緊張不安的行為來替代。

由於這種類型的焦慮通常來的出乎意料,受害者缺乏足夠的心理應對機制。因此,這可能變成令人非常不快的突發狀況。

人格特質型的焦慮

這種類型的焦慮是指,從年紀很輕的時候就已經受到焦慮所影響的人。大多數的這些人在童年時就與焦慮共存

受到這種類型焦慮所影響的不幸特徵是,他們不論是應對什麼狀況都很掙扎。任何情況都可能自動觸發焦慮的反應。結果就是,產生持續又痛苦的不安及擔憂

如何對抗焦慮

撇開它牽涉廣泛而複雜的事實,這並不是個一定要尋求醫療援助的問題。

幸運地,有多樣成功的方法可以治療焦慮。

接下來,我們要提出一些幫助你對抗焦慮的做法。我們強烈地建議你聽取這些意見,並用來幫助你對抗焦慮。

1.接受焦慮

就像我們所面臨的任何其他問題,我們要先接受它的存在、它的成因、以及 它對我們 可能 產生 所有影響。

尤其是焦慮,你越否認它明顯存在的事實,你越可能導致自己受傷。

因此,當面對焦慮,你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承認它的存在。而且不要把這當成一件壞事,要不然可能會產生更多的問題。

2.察覺不理性的思緒

發現不真實的想法

經由接受你被焦慮所影響的事實,你就已經邁出成功的第一步了。接納它,會非常有助於你控制它。

下一步則是了解,這自然會引出你腦子裡那些亂七八糟 想法的阻礙

這些想法裡有很大一部份會與不合邏輯或者非理性的恐懼或事故相關。因此,你的首要任務是,快速學會拆分邏輯與不合邏輯,真實與謊言。 

有個有效的方法,可建立例行性程序以重新確認你的想法。那就是使用一系列簡單、基本、容易回答的問題,來確認你想法的邏輯。雖然他人的協助可能會有極大的幫助,但還是建議你,自己執行這項任務,學習對自己的這些想法提出質疑。

我們也建議閱讀:七種焦慮發作後的平靜技巧

3.優先順序

有件事情在我們的人生中是很明確的:隨著時光流轉,我們有更多的職責、義務和責任。所有這些緊張和壓力自然會對我們的心靈造成很大的負擔。

當然,在繁重事物和責任的累積壓力下,任何人都可能出現緊張的反應。

不過還是要記住,焦慮在我們的腦中蟄伏。因此,我們必須能夠提前分析,哪一項職責、活動和責任是最重要的,以減輕事情不斷累積之後所產生的壓力。

一旦你完成前述的重要性排序認知,再考慮減少或停止進行,那些你覺得其實沒那麼重要的活動。畢竟,從長遠來看,他們只會加重你的焦慮。

4.給自己足夠的個人時間

不受焦慮影響的人的行程表通常是非常忙碌的。然而,伴隨著這種心理症狀的人通常會更加地忙碌。

除了履行其正常的任務,他們還必須要花時間去分辨以及處理那些沉重的思緒。

不論這一天你是否覺得自己已經累得像條狗,你一定還是要 給自己 足夠的時間。如果是用來放鬆和讓自己平靜,那麼這個時間就更為重要。

放鬆有許多形式;有些方法比其他的更有效率,但都會有幫助。

鼓勵自己做以下活動:

  • 看電影
  • 在家裡做呼吸和放鬆的練習
  • 練習瑜伽或皮拉提斯
  • 參加舞蹈社或舞團
  • 從事自己的嗜好

 



  • Alcalde Lapiedra, M. T. (1991). Los trastornos de conducta en la infancia y sus relaciones con las vivencias de ansiedad y depresión. Zaragoza: Universidad.
  • Arce, E. A. (2000). El hombre del siglo XXI: ansiedad o plenitud? Buenos Aires: Editorial Argenta Sarlep.
  • Brinkerhoff, S. (2004). Drug therapy and anxiety disorders. Philadelphia: Mason Crest Publishers
  • 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 in adults. (2018). Retrieved 25 July 2020, from https://www.nhs.uk/conditions/generalised-anxiety-disorder/
  • Kohn, R., Saxena, S., Levav, I., & Saraceno, B. (2004). The treatment gap in mental health care.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82, 858-866.
  • Millan, M. J. (2003). The neurobiology and control of anxious states.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70(2), 83-244.

此文本僅供資訊目的使用,並不取代與專業人士的諮詢。如有疑問,請諮詢您的專家。